华道安 钢铁生产大跃进的背景
中文翻译:杨盛

点击图片以放大

两种生产体系的现象

18世纪的挪威和瑞典的钢铁生产

我们已经看到在广东钢铁行业中,存在小规模和大规模这两种生产体系的现象,这并非是这个地区所独有的。同样在古代中国的其他地方(例如在湖南和江西),或是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存在这种现象。

18世纪早期在瑞典达拉纳的家庭铁厂

18世纪早期在瑞典达拉纳的家庭铁厂。图中男子正在给块炼炉装料, 女子正在操作鼓风管(双手纺织棉纱时,用脚来操作鼓风管),男孩用斧头劈开炽热的铁块。 (Jernkontorets annaler  [瑞典制铁业主协会期刊],1845 年, 29.1, 图版 3)

19世纪早期在瑞典的高炉生产

19 世纪早期在瑞典的高炉生产。(Joh. Carl Garney,Garney’s handledning uti svenska masmästeriet [Garney 编写的冶铁手册],斯德哥尔摩出版,1816 年,扉页)。

在18世纪的瑞典和挪威,还有很多农民家庭使用小型块炼炉生产的铁,同一时期,大部分的铁消耗品来自于大型高炉的生产。左边的图展示的是在1732年,瑞典中部的一个农民家庭,正在使用小型块炼炉来生产铁。他们生产出来的铁一部分自用,其余部分在当地市场上出售。在同一时间同一区域(Kopparberg 区)拥有 79 座大型高炉,类似下图所示。毫无疑问,农民生产的铁,按劳动时间来衡量,生产成本远远高于高炉的产品,但是在农忙季节以外的空余时间,全家人的劳动力成本则非常底。他们的比 较优势在于铁的加工。

有关 Kopparberg 的高炉生产数据来自于 Emanuel Swedenborg 的著作 Regnum subterraneum: sive minerale de ferro,1734 年, 第 62–63 页;瑞典语翻译版本,1923 年,第 79 页。他给出的一份不完整的清单,列出了瑞典 7 个县的 362 座高炉。


到了 1782 年,挪威的 Ole Evenstad 计算出块炼炉冶铁的生产成本,和当时农村的平均工资水平,并得出结论:

Det Kongelige Danske Landhuusholdningsselskabs Skrifter, D.3 卷,哥本哈根出版,1790 年,第 446–448.

"160 公斤的高质量精炼铁的成本是 4.47 丹麦元。而且这种铁 在各方面的性能都和高炉炼铁厂生产的铁一样好,铁厂生产的铁的价格每160 公斤 10、11 或 12 里丹麦元。事实上,一些高炉 炼铁厂生产出来的铁产品质量还没有农民自己生产的好。当农民必须付出这么昂贵的价格,然后还要从铁厂运输 20 或 30 里 [1 挪威里= 11.3 公里] 到他家,农民使用自家块炼炉炼铁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而且生产出来的铁不仅满足自家的需求,而且还可以出售给别人。"

不过他遗憾地发现,挪威农民不再自己冶铁,而是到木材行业去打工。显然农民自己的比较优势已然改变,毫无疑问,是由于木材的运输和市场条件提高了。

在广东的土高炉生产活动规模要比挪威和瑞典的家庭块炼炉的生产规模要大,但这些生产活动有同样的功能: 即在农闲季节给贫苦农民提供了就业。


点击图片以放大
英文